20世纪80年代,日本经济体量曾逼近美国,但是日本的发展不是用市场化的模式,而是打鸡血的模式,就是政府重点扶持,大银行和大企业相互捆绑,稍有风吹草动这些企业就垮了。
汇率的浮动跟资本账户管理是有关系的。1994年以前是双重汇率制度:一个官方汇率5.8,一个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8.7,并轨以后5.8的汇率直接取消,使用8.7作为外汇调剂市场汇率。
你没有自由,哪来的自由浮动?所以在外汇管制的情况下,是不存在自由浮动的,自由浮动是个伪命题。第二,我们最大的软肋是是我们的金融体系很脆弱,一大堆坏账,现在没办法消化。所以央行是一直主张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。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,没有统一的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。中长期中国经济还是会保持期中速偏高的增长,加上资本市场的有序开放,这两个因素都是会推动汇率升值。
这一做法过了一两个月以后就停掉了。所以预期自我实现,那就会不断地贬下去。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探索,我们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,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,市场经济手段调动了成千上万人的积极性,我们把原来想做的事、不可思议的事,超出原来想象很多倍地做成了。
尽管这些投入的转化效果怎么样,还需假以时日观察,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我们的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。我在党校学习的时候,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来给我们讲课。第四,要切实有效地改善中美经贸关系。最近有一篇文章叫《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》,它回顾了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。
印度人关注中国,中国人关注美国,都是为了追赶。苦难的德国人最终把希特勒送进了总理府,结果就带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灾难。
但是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论说,在大国权力转移和全球格局演变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摩擦,甚至会出现战争。把这600美元都算成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非常不合理的,在计算中美贸易差额时应该把这种情况剔除掉。中国在1978年人均收入相当于南撒哈拉沙漠国家的1/3,南撒哈拉沙漠国家是非洲最穷的区域,当时中国比非洲最穷的区域还要穷不少。为什么?关税的设置是各国自愿的,是各国政府自己的选择。
当然,中美两国如此相像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我们有很多东西是跟美国学的。日本人虽然也获得了十几个诺贝尔奖,但是日本人没有发明出苹果手机,德国人也没创造出互联网。中国人关心谁?中国人似乎只关心美国。中美两国的金融中心,也就是上海和纽约,这两个城市的面貌非常像。
与此同时,中英产业合作基金已签署合作意向。美国的产品越有竞争力,美国就越敢降关税。
最近不太爱国的印度人开始纷纷回国了,为什么?因为印度的班加罗尔崛起了。八、应对中美贸易冲突的四个方向 应对中美贸易冲突,我们应该在四个方向有所作为。
这是过去一百年发生的事情。我编译过一本书叫《伟大的博弈——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》,讲述了华尔街演进的历史,以及它怎样推动了美国的崛起。我说,硅谷的本质就是资本加科技。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,这一天早晚会来临,早一天比晚一天好。因为生命科学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,我在美国读过生物物理、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课程,还学过有机化学和电子工程的课程。他走上前,即兴发表了一个十分钟的演讲,他说,听了祁博士的演讲,我们中美两国之间还有什么理由不合作?他讲完后全场掌声雷动。
我想说的是,无论过去、今天还是未来,如果不能抱着开放的心态,如果不能消化吸收最先进的文明和生产力,我们就无法立于不败之地。《共产党宣言》和《资本论》不只是经济学分析的着作,还有很多人类正义感和社会道德判断的内容。
为什么美国要选择低关税呢?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,关税其实是加在了本国消费者的头上。相较之下,印度人真是不太爱国,离开了贫穷的祖国后几乎不愿再回望一眼。
据说在硅谷的清华校友就有数万人,但回国工作或创业的寥寥无几。所以大国崛起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体制机制。
美国人也有很多东西是向中国学的,早年有四大发明,今天的美国也需要好好研究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可能有很多东西也要向中国学习,中美两国可以相互学习。所以美国要提高一点关税,牺牲一点消费者的福利,换取对某些产业的保护,这是一个妥协和折中的办法。但即使是16%,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也比日本和德国高,所以任何一个美国政治家要拿贸易问题做文章的话,中国还是会首当其冲,不管这个问题是美国自己引起的还是别人引起的。2015年美国占全球科技产品总销售50%,高居榜首。
乾隆57年,即1792年,中国仍然占全球GDP的1/3的,太平洋彼岸的美国,仍然是荒蛮之地,一群人签订了《梧桐树协议》,这是纽交所和华尔街的起点,开启了现代资本市场的文明,美国因之蓄势待发而踏上了崛起之路。在党校我也有机会重新回顾了邓小平理论,发现小平同志在1975年复出的时候,在讲话中还没有提到市场经济,可以看出他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思考轨迹也是在不断变化的。
还是资本加科技,印度人回到印度,在班加罗尔攒个公司,一上市,身价几十亿,比硅谷还快,立刻哭着喊着回去了。中美经济总量的差距已经不到40%,但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2015年的时候还有14倍之巨,今天依然在10倍以上,因此从五分位到七分位技术之间,中美有巨大的合作空间,这需要我们有能力寻找到这些产业和技术,实现与中国市场的对接,使得双方都成为受益者。
我说没错,中国从省委书记、省长到市委书记、市长,从国有企业的领导到民营企业的老板,甚至到街上的快递小哥,每个人都在忙,每个人都不闲着,中国的增长是有机增长。如果我国能够加快资本市场建设,完善资本科技结合的机制,我们有望吸引大量海外优秀人才回国,加上我们大量本国人才,结合近14亿消费者市场,我相信我们的自主创新一定能取得更快的进步。
中美两国的纬度差不多,面积也差不多,人口虽然相差了4倍,但美国有3亿人,也是人口大国。第二,要强化与欧洲和日本的经贸关系,今天欧盟的GDP还大于美国。一方面,有利于美蓝领工人增加就业机会,另一方面,有利于我消费和产业升级,加速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步伐。乾隆在位60年,加上垂帘听政3年,写了30000多首诗,对西方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文明一无所知,也没有任何兴趣去了解世界其他国家都在干什么。
如果这一天到来,对中美经济,对世界和平,对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是一个福音。服务消费不太好度量,其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价值也不太好横向对比。
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通过市场的机制,调动了成千上万人的积极性,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奋斗,今天我们的钢铁产量已经是美国的8倍了。所以美国人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,买到全世界最好的、最多的产品。
三家商行的体量和我们的几大行相当。20世纪80年代,我们有大量的学生出国留学,事实上,硅谷一半以上是中国人和印度人。